28

17.03

【专项报告】辉山乳业•专项监测报告
来源:贝叶思(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信息概况】

2016324日辉山乳业受市场传闻公司挪用30亿元炒楼影响股价暴跌85%创港交所跌幅记录,收盘价报0.42港元。当日12时公司紧急停牌。受此影响辉山乳业成为网络舆情焦点。在324日下午各主流财经媒体以及自媒体纷纷报道转载,并不断有记者发表最新的新闻报道。

截止327日各新闻网站发布相关信息超5000条,微博微信发布相关信息超3万条。

下图为辉山乳业舆情走势图(2017/3/242017/3/27)。

 


     二、【舆情梳理】


【华尔街见闻的质疑】

辉山乳业的舆情信息从2016526日开始增长,并始于华尔街见闻的一篇文章《外媒惊呼奶牛租赁融资模式 金融创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该文章和讯、金融界、中财网、财经网、全景网、搜狐等主流财经媒体中迅速传播,并在微信公众号中被大量转载。

该文曝光了辉山乳业通过出售奶牛并进行售后回租的形式与广东粤信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签订了10亿元的融资租赁协议,年利率不超过6.2%,并推测该笔资金被用来回购股份,再通过股权质押进行融资。

此后关于辉山乳业用奶牛进行融资的舆情信息被网络大量解读转载近百条并持续一周以上。

20166月至7月间辉山乳业发表了多篇正面宣传稿件,维护企业形象。

【浑水公司做空报告】

20161216日浑水公司发布辉山乳业的做空报告,引发第一次舆情危机。其报告指出辉山乳业牧草并非自给自足,并进行财务造假,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资产进行关联交易谋取私利,财务杠杆过高,通过股权质押债务风险大,判断其估值为0

20161216日辉山乳业于当日停牌,并发布公告进行逐条回应。

20161218日辉山乳业发布公告称第一大股东冠丰有限公司对辉山乳业进行了2476.6万股的增持,增持后冠丰持股数量占总股本比例为73.06%

20161218日浑水公司再次发布报告,称辉山乳业通过虚报奶牛单产、虚报奶制品销售单价进行营业收入造假。

20161219日辉山乳业再次发公告进行回应。

20161222日辉山乳业发布与平安银行关于股权质押协议续签的公告,平息了对公司经营问题的相关质疑。

【辉山乳业3.24暴跌】

2017324日辉山乳业暴跌85%,将辉山乳业推向第二次舆情高峰。

 

三、【舆情原因分析】

本次舆情危机始于辉山乳业港股暴跌,随后各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采访,并发布解读新闻。

【辽宁金融办的会议曝光是直接原因】

财经媒体人向小田3月24日 13:03 爆光了辽宁金融办的文件其中提到参会机构以及23家债权银行。

关于此次会议内容整理各媒体观点如下:

 

据财新记者从债权行人士处获悉, 323日下午2点,辽宁省金融办召开辉山乳业债权工作会议,出手金融维稳。参会的债权机构实际多达70余家,其中23家银行,十几家融资租赁公司,金融债权预计至少在120亿元-130亿元。会上,辉山乳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杨凯承认,公司资金链断裂。但他宣称,公司将出让部分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重组在一个月之内筹资150亿元,解决资金问题。杨凯在会上同意将自己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从75%稀释到51%,按照目前3港元左右的价格进行增发。

 

中国银行、九台农村商业银行和浙商银行在发言中纷纷表示,愿意相信有六十多年历史的东三省最大的乳业辉山乳业,相信辉山乳业四周内能支付全部拖欠的利息。

 

  辽宁金融办的意见为:

(一)要求辉山乳业让出部分股权以获得足够资金,争取两周以后恢复付息能力,四周以后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

(二)政府通过花9000多万元购买辉山的一块土地来为辉山乳业注入资金,帮助辉山乳业渡过难关。

(三)要求各金融机构对辉山乳业这次欠息作为特例,不上征信不保全不诉讼。

(四)成立债权委员会,并由最大债权人中国银行担任主席,第二大债权人九台农村商业银行担任副主席,目的是维稳。

(五)省金融办派出国有银行处、商业银行处、租赁处和普惠处四个处协助债权委员会与各类型资金方沟通与管理。其中,普惠处对接小贷公司。


四、【各方舆情应对】

【中国银行】

据财新从接近中行人士处了解,辉山乳业是辽宁省分行客户,该行见证其从小做到大到上市,这几年由于贷款集中度过高,已经在慢慢压退其贷款,贷款规模没有超过50亿元。

多位中行人士指出,中国银行不可能对贷款客户进行审计,也没有处理相关负责人一说。对于挪用资金一说,前述接近中行人士指出,“如果辽宁省分行发现了这么大漏洞,应该报总行,一下发现了30亿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现在总行还没有任何文件。”

【平安银行】

2017327日平安银行发布澄清公告:

平安银行及中国平安

针对有媒体报道“平安银行强制平仓致辉山乳业股价暴跌”一说,平安银行325日正式回应称,34.34亿股股份都在质押中,平安银行强制平仓的消息不属实。

平安银行表示,冠丰有限公司为辉山乳业的控股公司,冠丰有限以其持有的辉山乳业股份为质押,于20156月在平安银行获得授信额度,截至2017324日,贷款余额为21.42亿港元,质押的股份总数为34.34亿股。平安银行方面表示,正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将采取各项措施保障信贷资金安全。

【红岭创投】

2016927日的审贷委员会中,原定贷款确为1亿元,期限12个月,年综合费率为15%。但今年118日,红岭创投审贷委员会变更了上述计划,改资金为5000万元,期限12个月,年综合费率为13.5%

【债权人】

有券商人士透露,辉山乳业从十几家融资租赁公司贷款,除了公告披露的前述三家,还包括神州数码、海通恒信、中航租赁、远东租赁等。

一位债权人透露,辽宁省政府态度非常强硬,“逼着辉山乳业卖股票募资”,以缓解财务危机。不过9000万的政府出资,实则杯水车薪,不能解决百亿债务问题。

对于要求不上征信记录等要求,债委会成员是否能够同意?一位债权行人士称,“现在债委会都是让银行等一等,银行也只能等。”

【沪深交易所】

324日,上交所在新闻发布会上就港股通标的股票辉山乳业股价大幅波动答记者问。上交所表示,上交所对辉山乳业股价大幅波动非常关注,已要求会员单位向投资者提示风险,并注重加强适当性管理。上交所也已提请港交所督促相关上市公司及时准确完整地向投资者进行信息披露。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24日晚间表示,深交所对此密切关注,并已启动深港通应急联络机制,提请港交所督促相关上市公司及时准确完整地向投资者进行信息披露。

【港交所总裁李小加】

据经济通报道,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出席一午餐会后表示,港股绝对不是一个赌场,而本港监管机构亦有许多工具应对市场挑战。他指出,香港市场过去曾出现类似甚至更严重问题,但监管机构可以「该查就查、该管就管、该封就封」,个别股票的异动亦可能属于正常的市场异动。

【巴曙松】

巴曙松:资本市场是一个对于公司定价的平台。它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提供及时的信息传递的传播透明的平台和机制,让投资者随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它对于每一个单一公司的涨跌,不是最关心的。关心的是信息是不是公平、公正的及时传播出去,让投资者都知悉,让投资者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和决定。所以你看这样的事情,可能幅度大了一点,实际上几乎每天全世界的资本市场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这要取决于这个单一的公司,你去查,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就像巴非特说的,厨房里的蟑螂往往不止一只。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有在此之前,会计师给不出审计报表,没有及时披露年报,或者是内部,一定会有蛛丝马迹,你可以检索一下,这个公司详细的信息我还没有得到,但是此前应该能找到,这只蟑螂你看到了,在此之前一定出现其他的几只蟑螂,所以要及时的根据信息做出决策。

【浑水声音】

浑水:据彭博报道,做空投资者、浑水公司的Carson Block在旧金山接受电话采访称,“我绝对没有预计到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首次发布报告后,这支股票数月来走势平稳,(今天)没有任何苗头就暴跌,我是第一次见到。”

 

五、【贝叶思观点】

本次辉山乳业的暴跌由辽宁金融办的会议引发,由于此次会议爆出辉山乳业的债权风险,并且未在第一时间通过交易所发布,由于涉及本次会议的人员较多,信息保密工作出现疏漏,导致有被人利用在港股做空辉山乳业。

在谣言的引导下公司股价暴跌,在324日下午媒体爆出大量内幕信息,并做实辉山乳业债权问题。

20161216日浑水爆出辉山做空报告后,辉山乳业由于大股东高度控盘,并在1222日与平安续签了股权质押协议,平息了风波,通过大股东增持稳住了股价。并且使得该舆情风波得到平息。

本次事件由于辽宁金融办的会议信息被泄露,相当于省金融办肯定了辉山乳业的债权风险。被知道内幕的相关人员利用,股价暴跌破坏了后续的融资计划,定向增发已经难以按照原计划执行。

本次危机始于辽宁金融办召开关于辉山乳业的债权会议。这次会议对上市公司将有重大影响,公司应该进行公告并进行停牌处理,这样可以避免负面信息对上市公司的冲击。鉴于辉山乳业的股价处于高位,在实施相关增发计划和增资措施后再复牌公开交易将会使得公司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也会为公司应对开盘的负面影响设定计划提供时间和空间,但事与愿违,辉山错失了增发机会。

327日各主流媒体爆出的信息并没有更多的内幕消息,均围绕24日爆出的相关报道进行解读和分析。预计短期内舆情将处于减弱的阶段,但由于该事件的突发性以及影响较大,各主流媒体对于辉山乳业的后续情况会重点关注。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次事件的发生一定会有蛛丝马迹。

从辉山乳业的公告中可以看出其在上市后不久的20141013日发布股份回购计划公告。201517日辉山乳业发布公告称自20141222日大股东开始增持。增持后为大股东一致行动人的股份占比为51.44%。自此辉山乳业大股东开始了漫漫增持路。

通过回购增持稳定股价,通过质押股票获得融资,通过融资进行资本并购或投资。这种金融手法在中国证券市场中已经被德龙等早期的资本大鳄试验过,但多以失败告终,通常是由于投资和收购的资产收益低或出现亏损导致公司整体资金链断裂,从而引起上市公司股价崩盘。

通过公告可以看出2015年6月5日辉山乳业的大股东冠丰有限公司与平安银行签署签署总额达24亿港币的1年期股权质押贷款。两个月后在2015年8月20日公司执行董事麦惠舜辞职。似乎已经暗示辉山乳业的经营已经出现预警,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

其后辉山乳业披露了3笔融资租赁协议。第一次是奶牛融资,第二次是厂房融资,第三次是股权融资。并且金额一次小于一次。说明辉山乳业的融资能力已经接近极限。

2016年11月27日辉山乳业披露;原来与广东粤信的租赁协议失效,盈华租赁签订7.5亿元的售后回租协议,利率为6.2%。

2016年12月8日辉山乳业与中建投租赁( 天津 )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3亿元人民币、年利率5%的售后回租协议。

2017年3月17日辉山乳业与徐州恒鑫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2.5亿人民币,年利率6%的融资租赁协议,租期为36个月,本次为股权质押融资。

【贝叶思提示】

由于目前辉山乳业的相关问题已经被媒体重点关注,为避免舆情进一步升级恶化,在处理涉及辉山乳业的事项时应重点注意信息的保密工作。避免相关核心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或统一采访口径,避免错误信息被媒体过度解读造成新的舆情危机。

 

六、【媒体发文】

2017327日上海证券报《辉山乳业“崩盘”半小时 内地资金被闷杀》

2017327日中国证券报《50余次增持豪掷50亿港元 辉山大股东护盘心切反埋崩盘祸根》

2017327日新京报《辉山乳业“暴跌”背后:一年利息支出5.05亿元》

2017327日北京晨报《揭辽宁首富的双面人生:杨凯身家一天蒸发209亿》

2017327日北京商报《辉山乳业的钱去哪儿了?投资房地产失败引连锁反应》

2017324日财新网《独家|辉山乳业召开债委会23家银行牵涉其中》

2017324日财新网《红岭创投“掉坑”辉山乳业 辽宁省出手金融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