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17.01

银行IPO舆情问题初探
来源:贝叶思(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往往是企业融资乃至管理规范化的最佳选择,银行亦不例外。然而IPO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备受各方关注的过程,任何一个小的问题可能会带来舆情传播的波澜甚至会让银行IPO前景蒙上阴影,因而,对于要IPO的银行而言,审慎应对在上市前后各阶段上出现的各类问题与舆情是非常必要的。2016年以来,随着IPO市场的回暖,银行(尤其是城商行与农商业)IPO似正迎来又一个春天,然而,必须看到在此期间拟上市或已上市的银行所出现的种种舆情问题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正视之前的舆情问题,从而做好准备,将成为银行如何把握机遇顺利实现IPO的重要保障措施。

 

银行IPO的背景与机会

包括城商行与农商行在内的银行业正面临着进一步的挑战,从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需求角度而言,银行业IPO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迫切。

截至目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低迷,国内经济下行期是否结束依然存有疑问,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是实体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而实体企业经营的不景气,会导致银行信用风险上升,银行业不良资产连续数十月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受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金融脱媒以及互联网金融等外部因素冲击,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受到挑战,由过去净利润增速的20%30%的高速增长跌至个位数、甚至“零增长”的颓势。当前经济背景下,提升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创新银行业经营与发展模式、提升经营与管理水平成为当前银行业应对挑战必须的选择。尤其对于广大未上市的城商行与农商行而言,与上市银行相比,更是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而上市也成为部分符合或接近IPO条件的银行的迫切需求。

从供给角度而言,2016年以来,在打新新政的刺激下,IPO成为投资者追逐的热点,而IPO市场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春天。2016年以来A股银行排队IPO名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是江苏银行一枝独秀,现在却是百花齐放,上海银行、贵阳银行、常熟农商行、无锡农商行、江阴农商行等多家地方城商行及农商行也获得发审会通过并分批成功进入股票市场。其中,无锡农商行、江阴农商行、常熟农商行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密集通过发审会。

在上述的挑战与机遇面前,城商行如何把握IPO的机遇克服挑战将日益摆上议事日程。结合贝叶思咨询之前对IPO企业常见问题的研究,分析近年来拟上市银行在舆情传播当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可以为未来准备上市的银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银行IPO常见舆情问题分析

综合分析近年来多家城商行IPO过程中所发生的舆情,主要包括:资产规模问题、资产质量问题、盈利能力问题、股权结构问题、股权争议问题、信息披露问题、风控问题等。另外,报备资料不齐成为成都银行被一度中止审核的原因。如下表1所示。这些问题在过去曾经困扰这些银行,而现在依然在发生类似舆情,对于未来IPO的银行而言,应该想办法规避。

其中,城商行经常遇到股东人数的问题,因为按照IPO的要求,企业股东人数不能超过200人,而大多数城商行全是采用了员工持股的方式,因而,股东人数而引发的舆情是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其实,基于历史的原因,其实每家城商行在上市之前都会面临股东人数问题,而从舆情传播的角度而言,股东人数问题将变得不再新鲜,而与之相关的问题仍然会成为困扰,比如,银行如何去解决好股权结构问题,如果解决方案自身存在风险或者是引发批量不满,则可能会引发舆情问题,对银行IPO计划形成冲击。

而针对于资产规模问题、资产质量问题、盈利能力问题,在解决股权结构的同时,银行需要认识到其同步性,优化股权结构与银行治理结构、提升银行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是银行IPO的重要条件。而信息披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IPO的进程。

考虑到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银行业发生风险的关注度高,极易于由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演化为声誉风险,从而最终影响到银行的IPO进程,因而进一步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将是银行IPO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考虑到银行各类风险事件的继发性,要求在IPO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各类风险的影响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以应对。比如,江苏银行信息披露不充分,对于泄露用户信息、银行监管处罚等问题隐而不报,最终的结果导致媒体在分析信息披露风险的同时又对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盈利能力问题等提出了质疑,让风险从一点散发到多点,值得后来者关注。

 

SEQ \* ARABIC 1 银行IPO过程中常见的舆情问题

银行

舆情分类

舆情问题

江阴农商行

股权分散

截至201012月底,江阴农商行自然人持股占比仍然在46.84%,法人持股占比在53.16%201212月底,江阴农商行仍有1480个股东,股东人数超规定上限6倍之多。

多家农商行

资产规模

根据2011年证监会征求意见稿中的要求,拟上市农商行除了满足各项监管指标、风险管控、公司法人治理等方面的要求外,总资产规模还需达到700亿。拟上市行中多家农商行不达标。

江阴农商行

用工成本

2010年职工应付薪酬同比增幅高达51.6%,远高于该行主要的存款业务增长22.6%,贷款业务增长18.69%,用工成本增速远高于业务增长速度。

江阴农商行

贷款集中

2010年的贷款主要发放给了制造业,为187亿元占所有发放贷款的64.28%,贷款过度集中加大了经营风险。

上海银行

资产质量

不良率上升,2013年至2015年,三年的本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82%0.98%1.14%

邮储银行

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并不与规模相匹配。截止到2013年,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447.1亿元,利润总额350.9亿元,净利润296.7亿元。而同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净利润分别为2626.49亿元、1663.15亿元、1569.11亿元、2146.67亿元、622.95亿元,显然与五大行不可同日而语。

邮储银行

资产结构

2013年末,在邮储银行5.57万亿元资产规模中,与贷款业务相关的企业贷款4411.47亿元,个人贷款7331.78亿元,专项融资3182.80亿元;资金贷不出去就用于同业拆出。

江阴银行

不良资产

上升快,2013-2015年,江阴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9%1.91%2.17%

江阴银行

盈利能力

2013年至2015年间净利润持续下滑,201310.27亿元,2014年下滑至8.51亿元,2015年继续下滑至8.15亿元。同时,净资产收益率2013该行净资产收益率高达19.64%,到2014年呈现断崖式下跌至14.27%2015年继续下跌至12.13%

江苏银行

信披涉嫌违规

上海分行曾因违规泄露3.2万客户的个人信息而饱受质疑,其上海分行行长、连云港分行原支行行长接连因涉嫌经济犯罪而遭调查,但江苏银行在招股书中并未披露这些信息。此外,江苏银行在披露行政处罚信息时“犹抱琵琶半遮面”,未能详尽披露每起行政处罚案件的具体情形以及这些案件是否构成重大处罚等信息。法律界人士认为,江苏银行信息披露或存瑕疵,涉嫌信披违规。

成都银行

贷款集中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成都银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为69.19%,超过50%的监管上限

成都银行

创新能力

中间业务的收入比重较低,业务创新能力仍有待加强。

成都银行

平台贷

平台贷即投向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截至201012月末,成都银行的平台贷款余额为185.84亿元,占全行贷款总额的27.36%,这一比例高于一些上市银行的平台贷占比水平。

成都银行

报备问题

201511月报备文件不齐备,被中止审查一次

东莞银行

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过于分散

东莞银行

管理层

管理层更迭过于频繁

东莞银行

盈利能力

2015年净利下滑9%

东莞银行

经营管理

2015年年报披露经营管理水平落后于发展

资料来源:贝叶思咨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01611

 

结合证监会的审核要求来分析,可以参考证监会专门针对中小银行IPO列出的11个主要问题,而其中也包括了部分上述的IPO舆情问题。对于要IPO的中小银行而言,深入研究11个主要问题将对其IPO计划有重大裨益。

 

SEQ \* ARABIC 2中国证监会审核中小银行IPO 重点关注的11个问题

要点

主要关注的问题

综合要求

中小商业银行是否符合产权清晰、公司治理健全、风险管控能力强、资产质量好、有一定规模且业务较为全面、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较强的要求

监管评级

最近两年银行业监管部门监管评级的综合评级结果

监管点变动

报告期内监管评级、风险监管核心指标的变动情况及变动原因

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最近三年年末及最近一期末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是否符合银行业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盈利能力

持续经营能力

同地同类排名

最近一年及最近一期末存款或贷款规模在主要经营地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排名中是否居于前列;

资产重组与重大案件

最近三年内是否进行过重大不良资产处置、剥离,或发生过重大银行案件。

职工持股

内部职工持股是否符合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通知》(财金[2010]97号)的规定

设立增资与股权转让的报备

银行设立、历次增资和股权转让是否按规定向银行业监管部门履行了必要的审批或者备案等手续

资本金补充机制及披露

是否已结合资本状况、股权结构、业务现状及其发展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资本金补充机制,并在招股说明书中予以披露

招股说明书

是否参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6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证监会公告[2008]33号)的规定编制招股说明书

资料来源:贝叶思咨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01611

 

银行IPO舆情分析建议

经营管理相关的问题。来自于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可以表现在诸多方面,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全面业务管理与全面风险管理等,经营管理不善可能引发人员违规相关的道德风险、操作风险,从而衍生为其他风险最终上升为声誉风险,最终给IPO带来威胁。

科学合理的解决股权问题。鉴于城商行与农商行的历史股权现状,解决股权问题是IPO不可逾越的一个障碍,但考虑到易于引发相关舆情,必须科学、合理地解决,要借鉴他行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来很好地解决。

不良资产率仍将是未来城商行与农商行面临的首要问题,必须得到重视与解决。对于要IPO的银行而言,虽然IPO有助于提升资产规模,解决不良资产危机,但如果不良资产率过高,容易引发舆情,势必引发监管质疑。

需做好信息披露,力戒虚假陈述,力戒信批违规。据证监会通报显示,截至201698日,有32家企业的IPO申请终止审查状态,这些企业中,主要存在信息披露、资金往来、业绩变脸等问题。在1021日证监会通报的专项行动首批立案调查案件中,6家企业也都涉及到欺诈发行、招股说明书虚假披露、隐瞒财务信息等问题。企业IPO造假问题备受市场诟病,招式也花样百出。如在关联交易中常见的利用“阴阳合同”虚构收入、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通过不良资产溢价转出、调节股权投资比例、虚增资产和漏列负债以及利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创造利润等,都是常用的造假手段。

持续盈利能力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银行IPO舆情关注的重要内容。因而,拟IPO银行必须通过科学的发展走持续盈利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相关的项目,融资需求会容易取得支持。

另外,按照证监会的报备要求全面、及时、完备地提供必须的报备文件的问题也需要引起注意,报备文件不齐随时可能引发暂停、终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