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监测周期
2019年5月5日0时至2019年5月15日24时
一、舆论概述
2018年以来,中美已进行了十轮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已围绕协议文本开展谈判,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汇率和执行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但是,在第十一轮经贸高级别磋商开始前夕,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周日(5月5日)发推特称,从本周五(5月10日)开始,美国对中国价值2000亿美元的输美商品所征收的关税将从目前的10%增加到25%。特朗普此番言论,引发全球关注,中美贸易战硝烟再起。
5月8日20点45分,美国《联邦公报》刊登一份公告称,从星期五(5月10日)开始,美国将把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提高到25%。
5月8日23点23分,中国商务部的谈话正式发出,指出如果美方关税措施付诸实施,中方将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措施。中方的措辞虽然平和,但针锋相对的坚决态度是非常明确的。
5月9日至10日,应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的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访美,与美方就经贸问题进行第十一轮磋商。
5月10日中午12:01,美国时间5月10日0:01,美国已将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
5月13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19年6月1日0时起,对已实施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清单美国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分别实施25%、20%或10%加征关税。对之前加征5%关税的税目商品,仍继续加征5%关税。
二、事件回顾
2018年2月27日,美国商务部终裁国产铝箔存在倾销行为,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备受关注,当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赴美开启第一轮中美经贸磋商。自2018年2月27日开启的第一轮中美经贸磋商,截止2019年5月10日,中美双方已进行十一轮经贸磋商。
三、舆情趋势
本时段,经过贝叶思(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监测发现,涉及中美贸易战舆情信息共61万条(备注:网络讨论区内评论内容不纳入统计范围)。共出现3次重要节点,分别出现在5月7日、5月10日、5月13日至14日。按转发量顺序详细说明如下:
5月7日,当日信息量约为4.6万条,主要信息内容为:特朗普发布推文表示,“过去十个月,中国高达500亿美元的高科技商品已向美国支付25%关税,其他2000亿美元商品也被征收了10%的关税,这些关税是美国巨大经济成果的一部分,美国时间周五将会把这些已经被征收了10%关税商品的税率提高到25%。”同时,他还在推文中表示,后期还会对剩下的325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受到较多媒体转载。
5月10日,当日信息量约为5.3万条,主要信息内容为: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华盛顿结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表示,中方将理性对待中美经贸摩擦。双方进行了比较好的沟通与合作,谈判并没有破裂,而是恰恰相反,这只是两国谈判中正常的小曲折,是不可避免的,中方对磋商未来审慎乐观,引发众多媒体表示关注。
5月13日至14日,信息量约为19万条,主要信息内容为: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宣布,自2019年6月1日0时起,对已实施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清单美国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并媒体表示: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对于美方发起的贸易战,中国早就表明态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面对美国的软硬两手,中国也早已给出答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受到大量媒体转载。
资料来源:网络媒体(备注:网络讨论区内评论内容不纳入统计范围)
如上文所述,虽然5月13日至14日形成了相对传播高峰,但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公众对国家坚决捍卫自身主权的措施表示高度支持,导致报道数量多、转载规模巨大的热点话题,形成舆情爆发所导致的。
四、事件影响
4.1 亚太
5月6日,亚太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A股上证指数下跌5.58%,创下最近3年多来最大单日跌幅。港股恒生指数暴跌超过800点。台湾地区股市下跌近2%。新加坡股市也出现暴跌,创出最近3年多来最大单日跌幅。粗略估算,整个黑色星期一亚太股市市值合计缩水了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
资料来源:证卷时报
4.2 美国
中国反制措施公布后不久,美国股市随即开市。截至北京时间13日22点15分,道琼斯工业指数开市后跌幅超570点,跌幅达2.1%,标普500跌幅近2%,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9%。
资料来源:网络媒体
五、地域热度及热词
本时段,对中美贸易战关注较高的地域分别为:广东、北京、山东、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河北、四川、湖北等地区。
资源来源:百度数据
本时段,有关中美贸易战关注较高的热词主要有:中美贸易、中美、经贸、关税、摩擦、特朗普、反制、出口等。
资源来源:百度数据
六、国内外媒体观点
6.1国内媒体主要观点
《人民日报》:中国大市场活力充沛,中国经济动力不断蓄增,中国同全球经贸伙伴们互动的空间持续扩展。中国完全有底气应对中美经贸磋商进程中各种可能的困难和挑战,这也是中方始终能够保持平常心的原因。
新华社:在中美经贸问题上,愿谈则谈,要打便打,打打谈谈只当家常便饭,谈谈打打定当奉陪到底。
央视《新闻联播》国际锐评: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环球时报》:中国不喜欢贸易战,但我们能承受它。中美贸易战升级的风险严重增加,一旦出现美国全面加征关税的最坏情况,将会对中国的经济运行产生一定影响,对这种影响既不能无视,也不能夸大。
《21世纪经济报道》:无论从中美双方的官方表态来看,还是从市场机构对事件的预判来看,双方继续谈判的意愿仍然存在,这也给了市场继续观望事态发展的理由。
和讯网: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
台湾《旺报》:美国继续升级贸易战不会压垮大陆,边打边谈将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新常态。
台湾《中国时报》:中美领导人将会在6月底在日本举行的G20峰会见面,是否会峰回路转,不确定性仍高。
台湾《旺报》:中美贸易谈判具体情节必然高潮迭起,即便签署协议,也是双方新博弈阶段的开始,两种体制间的摩擦,将随着两强实力的接近而日趋尖锐。
《求是》:无论形势如何发展变化,我们都坚持做好自己的事,在更加高水平的开放中促改革促发展;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和保稳定工作,以国内的“稳”应对外部环境的“变”。
和讯网:要认识到中国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服务等领域与美国的巨大差距,要清晰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优势。
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应对经贸摩擦更重要的方式是通过扩大开放、高水平开放,进行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中美贸易摩擦不仅影响两国自身,也殃及世界经济。
每经网: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使越南、泰国等中国周边国家明显受益。
参考消息网:美国人看似和我国在谈经贸,但其很多要求早已超出经贸范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遏制中国,在于搅乱中国的发展。
6.2国外媒体主要观点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消费者将承担部分商品突然增税的代价。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投资机构高盛在一份最新发布的报告中称,特朗普政府去年对中国商品征税的成本“完全(entirely)”转嫁到了美国企业和家庭身上,且对美国物价的影响大于预期。
美国《华尔街日报》:美国对中国等国家的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不仅推高了这些商品在美国的售价,还促使这些国家在其他国家开发市场和建立长期贸易关系。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特朗普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承认,是美国消费者而非中国为关税埋单。
美国《侨报》:随着贸易战升级和扩大导致影响加剧,美国企业和民众将逐渐感觉到痛楚。
英国路透社:关税成本转嫁到客户身上,其中大部分是美国的制造商和消费者。
新西兰《信报》:贸易战会让中美双方同时买单,投资者担心,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可能进一步升级,导致全球经济脱离正轨。
英国《华闻周刊》网站: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政府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对贸易伙伴的关税大战,将给全球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俄罗斯卫星通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在以发展中国家债务为主题的巴黎论坛上称,中美关系紧张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
美联社:联合国秘书长说,日益加剧的贸易紧张关系中“没有赢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令世界走向经济繁荣的努力来说,贸易紧张关系是“重大倒退”。
德国《焦点》杂志刊: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受害者很可能包括德国和美国车企。
《瑞士视角》杂志: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将进一步拖累全球经济复苏,加剧全球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短期内全球股市和金融市场不稳定性将加剧。
阿根廷《第十二页报》:美国提高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将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和局势的不确定性,是国际社会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加剧了美国与中国的紧张关系,贸易限制措施导致经济效率降低。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加征关税将推高美国通胀率,那可能拖累美国经济增长。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国农民已经对特朗普的贸易战失去耐心。
“今日美国”网站:除了有可能遭到“二次打击”的美国农业,美国化工行业同样面临严重损失。
阿根廷《号角报》:美国单方面挑起与中国的贸易摩擦极为不合时宜,是贸易保护主义行径。
英国《金融时报》:特朗普态度变得更强硬,似乎是因为受到美国经济和股市表现意外强劲的鼓舞。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国2018年出口上升明显,仍然稳居美国头号贸易伙伴的地位。但是中国对美国的贸易在2018年下滑了9%,显示中美贸易摩擦的威力已经开始显现。
七、专家意见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贸易政策模拟研究室教授李春顶: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提高到25%,世界总福利将下降0.021%,产出将减少0.123%,制造业就业将下降0.28%,贸易将下降0.79%。
摩根士丹利首席股票策略师Mike Wilson:如果中美贸易摩擦继续升级,美国企业将难以消除关税对盈利的拖累,美国经济甚至可能陷入衰退。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高柏:中美贸易摩擦使美国经济损失了64亿美元,相当于GDP的0.03%。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短期看,中国出口商可能会根据自身相对市场地位以及产品的需求弹性承担一定比例的关税负担;但长期看,如果该商品难以替代且主要依靠从中国进口,增加的关税将主要由美国进口商或消费者承担。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普林斯顿和哥伦比亚大学:提高关税让美国企业承受了14亿美元的损失,美国消费者增加了30亿美元的负担。
世界银行、加州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伯克利分校、世界银行、哥伦比亚大学学者的研究认为,美国政府2018年征收的关税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的损失占美国GDP的0.4%。但如果把其他人的收益考虑在内,加征关税给整个经济体带来的净成本为GDP的0.04%。
原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常务副主任魏建国:中美作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的经济体,双方合作是唯一的出路。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中美贸易提高了美国民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购买力,同时也为美国企业带来了商机和利润,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美国一部分人宣称的“美国吃亏论”是混淆视听。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东艳:中美有巨大的合作空间,最重要的是在继续增进互信的基础上,在双边、多边领域加强协调。中美之间有很多问题需要协作解决,全球也面临很多共同问题,需要中美两国共同协调和解决。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2000亿美元商品征税清单中,中国对美出口额占该产品总出口额50%以上的商品只有124项,这意味着清单上的大部分商品中国对美国市场依赖程度都不高,可以转向其他市场出口,对中国外贸整体影响有限。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常务副主任魏建国:应对中美经贸摩擦,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正在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改善营商环境。中国还有很多政策工具,在必要时要采取反制措施。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余淼杰:首先,应该争取WTO中市场经济国的地位;其次,中国要更深入地融入到全球一体化,向东有区域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向西、向南有“一带一路”。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对于中国来讲我们现在要通过加大研发的投入还有就是加强市场的竞争,能够让我们的这个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提高我们的品牌的附加值,我们的技术的含量还有产品的竞争力,到那个时候我想我们不会惧怕任何的这个全球市场的风吹草动,也不会惧怕任何的波浪。
标普全球经济学家Vince Conti:“此次‘大博弈’的短期影响可控。若贸易摩擦不大规模升级,中国能通过在国内出台经济刺激举措和允许人民币贬值来抵消掉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
日本经济学家、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濑口清之:中国在被迫采取对美反制措施的同时,正在加快国内改革步伐,中国防控金融风险、加快脱贫和改善营商环境等也在有序推进。
韩国FN国际问题中心主任宋璟真:中美经贸摩擦会给中国带来出口减少等负面影响,但中国可以通过进一步刺激国内经济、继续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合作、加强与域内国家合作交流等方式,维护中国经济发展,并抵消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
知名投资大老库柏曼(Leon Cooperman)与加贝利(Mario Gabelli):美国经济不至于因此陷入衰退。
美国跨国律师行Cooley LLP的律师克里斯托弗•邦迪认为,特朗普威胁增加关税,更多是为了扩大选民基础,制造头条新闻。
八、网民观点
摩凌-GX:美国加征关税,他加他的,我们没必要跟他一般见识,他那是害人害己,我们打蛇打七寸,挑对中国用处不大或者有利于美国竞争对手的产品向美国加征关税,量不大也没关系。
yukee丿橙汁儿:不惧挑战,要战便战!
FreeFuns:不想打也不怕打,必要时采取措施,稳定军心!
老王199309:贸易战,中国一定能打败美国,把美国鬼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上帝是帅哥:美国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占领中国的大豆市场,现在因为贸易战有可能会把这个市场拱手相让了,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现在慢慢顶替了美国的市场占比,国内也同时实施了种植大豆补贴的政策,我觉得川普有点傻。
桀爸1982:美国想搞轻工业不是什么难事,没有任何技术含量,花几年时间就搞起来,可是美国没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到时候生产出来的产品美国消费者要承担高价产品,价格高外销也没有竞争力。
用户6567934468:其实中美征税问题,淡化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好比一个人和无赖纠缠,越是搭理他,他会越发来劲!所以,埋头干自己的事业,甭搭理特朗普那个疯子就是最好的应对之策。
痴儿2013:和平是求不来的,只有打痛敌人,才能得到和平。发展靠不得别人的施舍,只有自己人团结一起,艰苦奋斗,才能发展起来。以前“两弹一星”是这样,现在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国防发展也是这样。我们应有这样的准备。
海天一色云水间:美国又对两千亿中国输美产品提高关税。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促使我们反思,如何逐渐摆脱外贸的依赖,或者减少对外贸的依赖度,内需才会被真正地拉动起来,这才是中国经济最强的动力。依赖他人总是一件不靠谱的事情,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训条,该好好重温一下了。
慧剑心灯:既不会崩,也不会成。这次崩了,下轮还谈。哪怕签了协议,下轮还会斗。所以,打打谈谈,谈谈打打,才是常态。
Andriy的奇遇记:有点太小看美国了,中国没法进口,东南亚,印度,都是来源,美国要打贸易战,双方必定也是做足准备的,肯定又是持久战了。
youmo4:给我的感觉是,特朗普有点在耍无赖。我们已展现了很大的诚意、做了很多的工作,为了有利于双方今后更好的合作,在一些问题上,我们甚至还作出了一定的牺牲和让步,可你却变本加厉、得寸进尺。那就别怪我们掀桌走人、拂袖而去了。
秋林007:美国人看重的是霸权,所谓信誉对美国人而言什么都不是,美国人也懒得讲什么理,美国人更喜欢他说什么是什么,只有他们正确别人说的都不能算,这就是美国人的逻辑,就是美国人自己说的,只要自己觉得不合意可以立刻推翻。
池塘四季:美国的人工成本高,所以才选择从别的国家进口日用品。川普会低头?世界上可以生产廉价日用品的国家太多了,它们都踮着脚排着队想成为美国的新供货商呢!
小透明部落:是美国勒我们脖子,我们只是在他腰上挠了一下。我们进口的都是啥?高科技先进技术芯片!我们出口的啥?你涨价,人家就从别的国家进货。我们这次是一身骨气硬撑,其实损伤很大。
浙人无为:美国,今天中午北京时间12:00对中国2000亿商品增加关税!中国政府只是用了一个很遗憾!那是因为,接下去还有3000多亿美国人还可以加税。强烈抗议有用吗?谁让中国是对外贸易性国家,对美国贸易顺差巨大!许多人说不怕美国。不怕美国是自欺欺人,美国可以...
勇敢小果冻:看的太简单,贸易战中国始终是吃亏的。